投資型保單今年雖然投資績效不佳,帳戶價值普遍縮水不少,但是著眼於保單屬於長期商品,且重點在提供保障,壽險顧問建議,目前手頭緊的投資型保單保戶改以月繳保費或者先繳保險成本只要保住保單效力,等資金比較充裕時再透過「增額保費」來加碼投資帳戶,攤低投資成本!
45歲的小平年繳保費36萬元的投資型保單,下個月就要繳保費了,但是今年投資都失利的他,根本沒辦法一次繳36萬保費,但重視保障的他,又不想讓保單就此失效,正為此傷透腦筋。
對此建議小平可用月繳的方式,且如果每個月3萬元還是有困難的話,可以先向保險公司詢問保險成本的費用,只要每個月讓保險公司有足夠的金額可以支付危險保費(自然保費,投保的年度所付的死亡風險的對價,當年紀愈大,死亡率愈高,危險保費也愈高),即使沒有投資部位,保單還是有效。也就是暫停投資先顧好保障。
同樣的情況,假設小張每年的保險成本約10萬元,其他原本用於投資帳戶去連結基金的金額約26萬元,但是資金充裕的小張,希望趁現在全球股市修正之際加碼,好攤低投資成本,這樣以後行情反彈也翻本的快。
對此,想要加碼投資投資型保單的部位叫做「增額保費」,這部分每次保險公司都會收取3- 5%不等的手續費,如果保戶只是要單筆買基金且較短線進出(例如半年、一年),其實不會很划算,還不如拿同樣的錢去買基金即可。
但是,如果保戶打算長期投資,且平時有作資產配置、基金定期轉換的話,透過投資型保單,因為可以享有1年4- 12次免轉換手續費的優惠,增額保費的部分也計算在內,只要想投資的標的保單有連結的話,就可以考慮透過保單來進行加碼投資。
雖然景氣差,投資型保單保戶今年以來也是虧損居多,不過,不少保戶都能理性的持續扣款投資,根據投信公會統計,投資人的定期定額扣款的筆數的確出現增加現象(截至今年7月共735,868筆,較上月成長8.14%;較去年同期成長23.34%),跟過去當投資人遇到行情下挫時,就紛紛暫停扣款相比,可以看出投資人已開始接受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分散投資風險與時間成本概念,其實只要選擇長期穩健成長的投資標的,就能確保未來財富的持續增值。
公告版位
- Sep 11 Thu 2008 00:11
投資型保單沒錢繳? 可先繳危險保費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